新形勢下零售藥店行業發展趨勢
近年來,我國醫療健康行業呈現眾多新變化。居民收入增加、疾病譜的變化、老齡化加劇、二胎政策等一系列社會與健康發展新形勢促使醫療需求出現較大的增加與變化。需求端的變化與醫療行業服務能力的錯位導致了醫療改革政策頻頻出現,這是近幾年行業急劇變化的主要原因。作為醫療健康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零售藥店行業近幾年也出現了一系列重大變化。從行業內部來看,行業集中度與連鎖率迅速提高、藥店數量增加導致平均單店服務人口降低,而外部互聯網巨頭、資本力量的介入更是為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不確定因素。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先行業變化而變化在當前節點顯得尤為重要。
醫療健康市場的總體變化:行業持續增長但增速下降,需求推動市場增長,多因素壓縮費用泡沫
近年來,我國醫療衛生總費用與平均費用均持續增長。2018年,我國衛生總費用與人均衛生費用分別達到57998億元與4148元,預計2020年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0萬億元。中康資訊判斷,未來十年,醫療健康市場還將維持穩步增長的趨勢。從供需關系的角度分析,一方面,隨著社會老齡化的進一步加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穩步提升,對健康的需求得以充分釋放;另一方面,醫藥科技、生物科技、智能化等技術的發展,推動健康產業供給側產品及服務的大幅提升,使更多的健康需求得以滿足。
費用泡沫壓縮,市場增速下降。隨著控費政策的推進,醫療健康市場泡沫將被壓縮,高速增長將難以繼續,增速將逐步下降。主要的影響因素有三:一是醫保控費政策,包括帶量采購、DRGs等。支付改革、醫藥分家的逐步推進,費用下降效果顯著。二是公立醫院改革政策。新績效考核推進醫改落地,大量使用仿制藥替代原研藥,零加成和藥占比考核等措施,降低醫保的損耗。三是健康管理戰略的實施。隨著“防病優于治病”的理念深入推進,將為未來節約大量的醫療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