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方式變了!藥店轉型需深思!
二十年前,人們在線下商城買東西;后來,淘寶的出現使無數店鋪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今天,隨著新消費主義浪潮的襲來,消費者購買東西大多追求存在感和儀式感、參與感和幸福感,新消費則呈現從“擁有更多”到“擁有更好”、從“功能滿足”到“情感滿足”、從“物理高價”到“心理溢價”的趨勢,大數據打通線上線下間的屏障,重構人、貨、場,以人為核心,把資源、平臺、社群圈子聚攏起來,從消費升級促發的用戶新需求去實現服務升級,這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新零售。
新時代召喚醫藥新零售,構建用戶粘性
近年來,以拼多多、微店、有贊、微盟、網易考拉、朵拉、碧選、友米樂、云集、貝店等為代表的社交電商平臺快速崛起,引起行業廣泛關注。
以廣藥集團、哈藥集團、仁和藥業、修正藥業、花紅藥業、南京同仁堂等為代表的傳統企業加快試水社交新零售賽道,令這場社交電商之爭空前激烈,2018社交零售總額已突破萬億,這既是嚴峻的現實挑戰,更是欲火重生的召喚!
2019年新的藥品管理法頒布實施,嚴格程度令人窒息,加之全國大部分地區的醫藥連鎖非藥品開始下架,4+7新政讓藥房步入微利時代,連鎖藥房連受重創,醫藥零售行業亟待變革,建立利于構建用戶粘性的社交新零售平臺。
社交新零售促消費升級,顛覆老式零售
那么,什么是“社交新零售”呢?從字面來說就是用社交化方式做新零售。
它包含了兩層意思,第一層,社交化:這里指的是未來產品流通依靠的是人在社交過程中傳遞產品信息,人和人在交流過程中釋放對產品的口碑信息,產品的好壞不再是商家廣告影響力的大小,而是所有用戶使用后在社交過程中釋放的口碑效應產生的效果。第二層,新零售:新零售不是一種商業模式,而是一種新商業思想。
在新零售概念下面,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做產品,渠道,營銷,銷售,品牌,場景,需求……等等,新零售就是要顛覆過去對這些零售各個環節的理解。
新零售不是一種物理形態的新東西、新樣態,更多是時間形態的變化:有的在數據算法上下功夫;有的在支付上下功夫;有的在物流配送上下功夫;有的在建倉策略上下功夫;有的在創造場景上下功夫……
不管什么功夫,你站在消費者這頭看,本質上都是讓你“想要就要,馬上就要”。在你的購買欲萌發時,就能完成支付。在你的購買欲消退前,就能完成送貨,新零售的核心就是進一步優化人的消費體驗。
粉絲流量成核心競爭力,延續網絡思維
社交新零售市場之所以會如此火爆,是因為當流量紅利逐漸消失,社交成為獲取流量最為便捷的獲取流量的方式和手段;而互聯網巨頭和資本的加持讓新零售成為后互聯網時代最為炙手可熱的領域。
將“社交”和“新零售”兩種要素進行簡單相加結合不僅可以繼續享受社交端口的流量紅利,而且可以把握新零售的風口,因此,我們與其說社交新零售是一種全新的物種,不如說它是互聯網思維的再度延續。
事實上,互聯網式的思維對于人們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隨著社交網絡的高度成熟,不僅本身成為了互聯網時代的基礎設施,更使大眾的消費習慣隨之變化,進入后電商時代。移動端流量的入口、信息分發渠道都更加多元化,使購買行為無處不在。
醫藥行業打造社交電商,順利轉型升級
破解客流下滑,利用“粉絲”、“流量”的核心競爭力,實施老會員新顧客精準營銷;破局新政高壓,通過社群引流及裂變增加客流,增加銷量,實現無邊界多品類利潤攀升……
醫藥行業將圍繞顧客及其健康C端需求,回歸自然與專業,重新定義競爭,重組資源要素,重塑商業模式,利用公司化運營社交電商這個大平臺,擁抱變化,開放創新從而獲得生存發展并踐行使命,順應健康產業發展趨勢,實現社交電商C端新價值定位,打通社交電商C2B模式閉環,助力中小連鎖搭建社交新零售通道,順利轉型升級。